“具象之像——卢少球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 2018-11-08 15:30:00

研讨会现场


祥山艺术馆馆长 罗普:
各位艺术家、理论家、策展人以及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祥山艺术馆欢迎各位的到来!感谢你们对卢少球老师这次在我们祥山艺术馆举办的“具象之像”中国画展的关注与支持;希望大家今后有时间经常来,多多关注我们祥山艺术馆,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在“前言”看到朱万章老师引用‘齐白石先生’说的这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艺术定律,来说明了卢老师的画作它是具有思想、情感的,有生命力的,有创新的精神在里面,这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个人认为搞艺术的人玩的就是精神,拼的就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搞艺术的人,做中国画,实际做的是精神,而绝非职业。画画,是精神之事,是思想情感之事,是文化修养之事,是一个人的生命品格。古人云: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所以我希望每个活跃的创作人都能够像我们卢少球老师一样找到“界外艺术”之路,即不被传统套路,也不被话语权利,而是站在艺术创造的“界外”,让孤独的创作之路成为依然具有热血的勇敢之心。最后,祝贺本次展览及研讨会圆满成功!期望卢老师多创佳作!谢谢大家!

 

祥山艺术馆副馆长 郭贇:
罗馆长强调的一点我非常认同,就是艺术确实是精神领域、精神层面的东西,它确实能够传递思想、情感以及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刚才游江老师也问我是不是关注传统,其实从事当代艺术,我对传统的关注较少。
看到卢老师的作品让我感到兴奋,因为以往在泛工笔、泛国画的概念中,特别容易让人想到传统的图式、造境、题材等,卢老师的报纸系列作品中所表现的荔枝或其它水果,都包含了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转化。他没有把自己故步自封在既有工笔画的概念中,而是一直在延续,在笔法、题材上都进行了创新。在目前、当下的时代环境中他是有感而发的,这是他所传递的情感,作品中描绘的报纸字迹清楚,内容明了,与他工笔画中的荔枝、柿子等结合起来有一种对照性,能让人感受到他是一个鲜活的人。
本次展览主题“具象之像”该如何理解,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什么叫“像”?字面上它可能是一个表象,一个容易看得到的东西。“具象”用粗浅的语言来说,可能是写实,让人一目了然的。实际上中国这种“象”,如老子在《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象”指涉的意义更多;《沧浪诗话》“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象”所衍生的不光是我们所看到的表象,它实际上是安于这个时代的“境”或“意”,所以卢少球老师是用这个“象”在转化、传递自己的情感,在艺术上他也一样。李泽厚在《美学三书》提到“魏晋风度”,也许我们会直白地去想象如竹林七贤中阮籍、嵇康放浪形骸的作风,或像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豁达心境。实际上魏晋时期或文人画以前的中国绘画艺术没有写意的概念,但它也在营造“境”,这种内心情感的迸发,包括像顾恺之、张僧繇这类画家也不光是非常工的概念,他们也在不断用绘画的方式传递自己的情感。文人画之后也并不是直白地以工笔去表达一个物象,而是用物象去表达情感、转移情感。卢老师擅工笔,也有写意之作,他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去传递自己的情感,去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这是我对卢老师的作品比较欣赏之处。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刘煜
感谢卢老师让我有机会与大家交流,来广州两年多,与卢老师近距离接触是第一次,感觉很儒雅,而他的作品也贯穿了他本人一向儒雅的性情。
观展时卢老师跟我介绍了《物语系列》的创作想法,那么“具象”中具体的“象”指什么,我认为可以从《易传》“观物取象”的角度讲,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是反映到视觉系统里可视的形象。第二个“像”是作品里的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出卢老师在创作时的心像,它们之间具有关联性。
从《物语系列》作品去理解,首先报纸意味着一种生活角度,在广东很多老百姓会拿报纸包荔枝,这是一个生活的场景。报纸本身承载了市民生活的文化信息,是人工的产物;荔枝是自然的产物,这两种材料的结合产生了作品的意义。卢老师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入手,反映了他独特的观察口。
从另一个角度看,卢老师拥有独特的想法和创新,不单是“具象之像”主题的突破,他将笔技运用到工笔画创作中,写意的用笔与水墨的结构两者相互交融,这与他个人长期的训练与艺术实践有关。因此,他作品既有岭南画派的传统,又有中国传统画的精髓。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凌杰:
作为一个晚辈,我更多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参与此次研讨会的。
卢老师的作品有花鸟、人物、山水,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到位,而且很有生活味道。他吸取了中外的表现手段,如作品中的荔枝可以看出传统画法与西洋画法的结合。包括他的观念,作品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我们所看到的报纸——报纸上有具体的日期,它首先是东莞日报,而不是其他地方的日报,东莞与荔枝在一起,暗含了一种乡愁。而且把荔枝摘下用报纸包起来,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这种仪式感带给了我们当时的感觉,这是一种日常的温暖,让人感觉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可爱有趣的事情。

 
 

深圳美术馆策展人 游江:
卢少球画展中给我深刻印象是《物语系列》的作品,这批作品与他其它作品相比拥有不一样的图式和风格,既运用了多样的表现技法,也展现了当代人的生活与思考。
首先,这组作品非常具有绘画性。在具体中我们看到一些巧思和精心的设计,而不是简单地摆拍重现,是艺术家熟练掌握了传统技法之后由熟到深进行重新组合而创作出的新图式与图像。比如说每件作品对于桌面的表现,既有效地表现了所描绘对象的材质,亦展现了水墨特有的语言特色;第二,他的作品不是一种简单的再现,对于不同的对象,虽进行中西融合的表现,但是在作品中更多地融汇了个人的思考,他作品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画中日常的岭南特有的水果,一张张地方报纸,看似是生活的偶然事件,却在不经意间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
在传统水墨方面,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我们特别不免会涉及到拓展与创新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抓住传统不放,作品最终将可能就是千篇一律。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境遇与古人不同,很多艺术家自然而然地用当下的视角去表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生命体验,所以今天我们再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传统技法的画家来说,不是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技法层面上的的问题,而是要表现什么,如何用艺术语言表达的问题,我觉得,这才是致力于传统艺术当代性转换的艺术家应该去着重思考、拓展的一个领域。

 

岭南美术馆典藏研究部主任 慕容小红:
大家讲到《物语系列》作品是我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的。
在2014年卢老师在岭南美术馆办了一次个展,当时在他众多作品中我们选择收藏了这个系列,今天各位都提到这系列的作品,我感到我的眼光还是很好。另外,我看到的问题与大家看到的问题基本是一致的,这一系列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从中我看到了生活与社会学,看到了艺术家的一些思考,看到了与生活中每个人有关系的东西,这会引起观者的共鸣,这是创作中非常宝贵的。这个展览相对于四年前在我们那里(指岭南美术馆)展出,当然这过程中还有几次在其它地方展出的个展,今天来到深圳这个艺术前沿阵地,通过地域之间的交流,吸取大家的意见,同时可以多了解新工笔的情况,无论取舍,这对你未来的创作走向可能会有所启示。

 

深圳画院研究部副主任 郭延容:
这个月很幸运的参加了两场类似的研讨会。通过到现场参观了作品,感觉《物语系列》在所有作品中显得与众不同。
从卢老师的创作来说,我其实非常佩服,他简直是一个高产的画家,他能够累积那么多的作品,简直是劳模(玩笑话)。但是可能是因为现代的这个艺术倾向和氛围,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更多地看到艺术家创作这个作品的想法,或者是他对社会的关注度,所以,对于《物语系列》,我和在座各位老师们达到了精神上的碰撞与交流。
具象之像”这个主题,因为没有对比,我觉得它是是成立的。工笔这种技法就不能画抽象,我们从没听说过具有抽象意味的工笔画,工笔勾线填色就是一种具象的行为,它从情绪上来说是无法表现抽象这个概念的,所以工笔技法自身带有内在的特性。它在前进道路上需要规避的,不会是要在工笔的道路上寻找抽象的概念,或者在工笔的道路上要走出文人气的概念,这种技法本身已经限制了这样的道路,但它也有可能激发一种新的想法。像游江老师所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你是怎样通过现有的技法,打开你的眼光,从中国众多艺术家之列脱颖而出,让别人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或者能够引领别人的东西,这是艺术家的职责所在。

 

艺术家 卢少球:
谢谢大家!刚才几个提问我很感兴趣,关于我是怎样产生报纸系列的创作想法,每一次我在广州或者东莞居住,都和市场分不开,买菜都很方便,有一次妻子只买了五个枇杷回来,当时弄脏了画台,就用一个报纸垫着,本来我是打算只画水果的,结果画完觉得画面很空,然后就把报纸置于画中甚至把原型也画出来,经此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
游江老师是做美术馆的,我看了很多全国的展览,也感受过各种装潢,但自己还没有行动去做这个事情。关于报纸系列,很多人说我画的水果太少,可能其它东西画得繁密了,因为报纸上的文字太多,所以在构图上进行了处理。
这次个展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十几年了,这次主要画了一批小品和一张大画。谈到以后的创作方向,水果的描绘表达我会参考王肇民大师,他画水果较擅长,我很喜欢他的作品,既简单又丰富,色彩富丽堂皇而又高雅,平民也很喜欢。我觉得在家吃水果、看报纸是最幸福的事情,外面很堵车,很烦躁,我在室内很安静,我想表达这种东西。
 
郭贇:关于艺术创新,是我们内心对艺术家的一种期待,但艺术家一定要遵照自己的内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具象之像”我觉得还是像由心生吧。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的研讨会到此结束,也祝贺卢老师展览圆满成功!